远古时代,所有的东西都是巨大化的,远古蜈蚣虫就是巨大化的一类了,远古蜈蚣虫的体型甚至能捆绑小型恐龙,到现在而言,也能看到蜈蚣虫,都有些慎得慌,因为太大了,它的獠牙是能把人的头骨一下咬穿。别说是这么大的蜈蚣,就是平时有只小蜈蚣都让人害怕不已。

远古蜈蚣虫

远古蜈蚣虫生活在石炭纪时期,距今3亿年前的二叠纪时期灭绝。身长可达到8.6英尺(约合2.59米)外形与现代蜈蚣类似,模样十分可怕,体型巨大。庆幸的是,这种动物生活在3亿多年前,现在已永远不会突然出现在任何人的身边。蜈蚣虫生活在石炭纪时期,在距今3亿年前的二叠纪时期灭绝。(可能有误)。远古蜈蚣虫(Arthropleura armata)外形与现代蜈蚣类似,是陆地上出现的首批无脊椎动物之一。

体长8.5英尺(约合2.59米),横宽(从左 脚到同排右脚)就有8.5英尺(约合2.6米),有许多对足,外形十分恐怖,据美国《连线》杂志2008年2月2日报道,该杂志刊登了远古十大灭绝物种,其中包括:翼展达到75厘米的巨脉蜻蜓(Meganeura monyi),9英尺高半吨重的"金刚"巨猿(Gigantopithecus blacki)。蜈蚣虫也入选其中。蜈蚣虫身长可达到8.5英尺(约合2.59米),是所有房屋业主最可怕的噩梦。

它们的外形与现代蜈蚣类似,是陆地上出现的首批无脊椎动物之一,几乎没有任何动物将它们当成盘中餐。庆幸的是,这种动物生活在3亿多年前,现在已永远不会突然现身任何人的走廊。据美国<连线>杂志2008年2月1日报道,该杂志刊登了远古十大灭绝物种,其中包括:翼展达到75厘米的巨脉蜻蜓、6英尺高、半吨重的"金刚"巨猿。蜈蚣虫入选。

什么是蜈蚣?

看完远古蜈蚣虫我们来了解一下蜈蚣。蜈蚣(Chilopoda)为陆生节肢动物,身体由许多体节组成,每一节上均长有步足,故为多足生物。又作吴公,又称百足虫、百脚虫、蝍蛆、天龙。是一种有毒腺的、掠食性的陆生节肢动物。分布于中国的西南地区,春出冬蛰,通常身体很长,并且有许多对步足。《本草衍义》称:“蜈蚣背光黑绿色,足赤,腹下黄。常见的蜈蚣有红头、青头、黑头三种。

红头的背部呈红黑色,腹部现淡红色,足为淡橘红色或黄色。青头的背部和足部呈蓝色,腹部淡蓝色,体型小,长度约为红头蜈蚣的二分之一。黑头蜈蚣背部和足部呈黑色,腹淡黄色,体型更小。上述三种以红头蜈蚣最佳,体型大,产量高,性情温顺,适应性强,生长快。一般在农村较为多见,常位于潮湿的墙角、砖块下、烂树叶下、破旧潮湿的房屋中等,在夏天较为常见。

蜈蚣是肉食性动物,食谱范围比较广泛,尤其喜欢捕食各种昆虫。蜈蚣有毒腺分泌毒液,本身可入药用。适宜人工饲养。蜈蚣为典型的肉食性动物,性凶猛,食物范围广泛,尤喜食小昆虫类。它有能射出毒液的颚爪,甚至可杀死比自已大的动物。也有同种互相残杀中毒而致死的现象。蜈蚣所食的昆虫有蟋蟀、蝗虫、金龟子、蝉、蚱蜢以及各种蝇类、蜂类。

被蜈蚣咬了怎么办?

小蜈蚣咬伤,仅在局部发生红肿、疼痛,热带型大蜈蚣咬伤,可致淋巴管炎和组织坏死,有时整个肢体出现紫癫。有的可见头痛、发热、眩晕、恶心、呕吐,甚至膻语、抽搐、昏迷等全身症状。在被蜈蚣咬伤后立即用肥皂水清洗伤口,应用冷湿敷伤口,因为蜈蚣的毒液是呈酸性的,用碱性液体清洗就能起到中和的作用,从而减轻疼痛和化解毒性。或者用鱼腥草、蒲公英捣烂外敷。伤口周围可用冰敷,

切开伤处皮肤,用抽吸器或拔火罐等吸出毒液,并选用高锰酸钾液、石灰水冲洗伤口。症状较重者应到医院治疗。痛甚者用水、冰敷局部,在伤口周围注射吗啡或杜冷丁;也可涂六神丸,或用中药芋头、鲜桑叶、鲜扁豆适量捣烂外敷。热带型大蜈蚣咬伤,可致淋巴管炎和组织坏死,有时整个肢体出现紫癫。有的可见头痛、发热、眩晕、恶心、呕吐,甚至膻语、抽搐、昏迷等全身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