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距离我们生活的年代已经很远了,然而我们探索恐龙的脚步还没有停下来,总是靠着各种技术来还原恐龙的各种品种。你知道最大的恐龙是哪个吗?究竟有多大呢?可能没有参照物我们还真的感受不到最大的恐龙有多大呢。
最大的恐龙地震龙
最大的恐龙地震龙(属名:Seismosaurus)意为“使大地震动的蜥蜴”,是较大的植食性恐龙之一,生存于侏罗纪晚期。 尾巴比脖子略长,小脑袋,有一个脚趾长着爪子,最大的恐龙地震龙起初被认为是一个独立的属,但最近的研究显示地震龙可能是梁龙属的一个大型种,D. hallorum,更有研究提出它们是长梁龙的一个标本。
如同其他梁龙,最大的恐龙地震龙生存于启莫里阶到提通阶,约1亿5400万年前到1亿4400万年前。地震龙是以部分骨骸来命名,这些骨骸是在1979年在新墨西哥州发现,包含了脊椎、骨盆、以及肋骨。原本被假设是胃石的石头,似乎是经过河流冲积的卵石。地震龙是在1991年正式叙述、命名,属于梁龙科。如同其他梁龙科恐龙,地震龙的鼻孔位于口鼻部前端,但头颅骨上的鼻管孔位于头部顶部;而地震龙的前肢稍短于后肢。
地震龙那么著名,其实根本就不存在
地震龙可是大名鼎鼎的恐龙,一听它的名字就知道这种动物非常的巨大,走起路来大地都会震动。不过今天我要告诉你,地震龙其实并不存在,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儿呢?下面就告诉你真相。关于地震龙的故事还要从它的发现说起,那是在1979年,几个年轻人在美国与墨西哥边境的荒野中徒步旅行。
当大家在一望无际的荒野上前进的时候,看到一块奇怪的“石头”露出地面,他们一看这哪里是石头,分明是某种原始生物的骨头。年轻人很快就将自己的发现告诉了新墨西哥州自然历史博物馆,博物馆只是做了记录却并没有派人去寻找化石。时间一晃到了1985年,古生物学家戴维·D·吉列(David D. Gillette)在翻看当年的记录时注意到年轻人的报告,于是他带领团队前往化石点,而且很快就发现了化石。吉列的团队发现的可不是一块化石,而至一只巨大恐龙的化石,这些化石包括了身体的大部分,甚至还在胃部发现了230块胃石。
为了挖掘这些化石,人们用了整整5年的时间。1991年,根据对发现化石的研究,吉列等人发表了一篇名为《哈氏地震龙,来自美国新墨西哥州莫里森组地层(上侏罗统/下白垩统)一新蜥脚类恐龙》(Seismosaurus halli, gen. et sp. nov., a new sauropod dinosaur from the Morrison Formation (Upper Jurassic/ Lower Cretaceous) of New Mexico, USA)的论文,正式命名并建立了地震龙属(Seismosaurus)。听到地震龙这个名字,你一定会认为是古生物学家想象这种动物行走的时候会让大地震动,就好像发生了地震,所以才叫地震龙的。
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在发掘地震龙化石的时候,古生物学家采用了一种地下探测仪器用来探测地下的化石,名字叫做地震枪,地震龙正是由此而得名。吉列在最初描述地震龙的时候认为这种恐龙的体长可以达到52米,这可是一个惊人的长度,它也因此成为最大的恐龙。随着研究的进行,地震龙的体长逐渐缩水到了32米,臀高5.5米,体重接近30吨。
从外形上看,地震龙就像一只放大了的梁龙,长着小而扁的脑袋,长长的脖子,肥胖的身体和超长的尾巴。地震龙以四肢支撑身体并且行走,它们行走的速度并不快。地震龙生活在距今1.54至1.52亿年前侏罗纪晚期的北美洲,当时有许多著名的恐龙与它生活在一起,包括有同属于蜥脚类的梁龙、迷惑龙、腕龙、圆顶龙,属于剑龙类的剑龙,属于鸟脚类的橡树龙、弯龙等。除了上面提到的植食性恐龙,与地震龙生活在一起的肉食性恐龙有蛮龙、食蜥王龙、异特龙、角鼻龙等,这些恐龙都威胁着地震龙的生存。尽管地震龙并不存在,但是它的发现却增大了梁龙的体型上限,让我们知道梁龙其实可以长得更大更强壮,所以它们并没有消失。
发现化石
地震龙是恐龙中超大恐龙的代表龙,在1991年发现了第一只地震龙化石。地震龙长着长脖子,小脑袋,以及一条细长的尾巴。鼻孔长在头顶上。它的头和嘴都很小,嘴的前部有扁平的圆形牙齿,后部没有牙齿。地震龙是最大的恐龙,但部分科学家认为已发现的地震龙化石属于一只长得过大的梁龙。自从地震龙首次被叙述后,地震龙的首次估计体型被认为是夸大的。较新的研究显示地震龙的身长只有约32米,重量约22到27公吨,小于它们的近亲超龙。这个重新评估是根据地震龙巨大巴的位置,实际上比DavidGillete首次计算地震龙体重时的位置还要前。 另外,地震龙当初估计身长时,曾参考宾州匹兹堡卡内基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完整梁龙骨架,该骨架有13节尾椎取自于其他恐龙,因此地震龙的身长估计值多了30%。恐龙体长42 — 67米,体重可能会达到100吨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