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肌银鱼是一种营养价值十分丰富的海生物,这种海生物最重要的外形特征就是他的踏遍颜色和水一样是透明的,想在水中发现它是一种难度很高的事,然而它的繁殖能力却十分的强大一胎又5000到9000枚鱼卵可见它在海中是拥有极大的种群。那么接下来让我们好好认识一下这种奇怪的生物白肌银鱼。

1.白肌银鱼

白肌银鱼(学名:Lcucosoma chinensis)为鲑形目、银鱼科的银鱼,体细长,头极平扁。以浮游动物为食,亦吃小虾及幼鱼。平时生活在近海,生殖期溯河至咸淡水或淡水繁殖。分布于东海、南海。体细长,头极平扁。吻尖长,呈三角形,下颌前端有 l小肉突。除颌齿、腭齿外,有舌齿 l行。各鳍均小,背鳍位臀鳍前上方,背、尾鳍间有一透明小脂鳍。体柔软无鳞,全身透明。

白肌银鱼隶属胡瓜鱼目(Osmeri-formes)银鱼科(Salangidae),是分布于钱塘江以南至红河以北人海水系及近岸区域的一年生小型经济鱼类,每年6一刁月份溯河至淡水或咸淡水进行繁殖川。白肌银鱼食谱较广,以浮游动物为食,主要以浮游动物为食川,亦吃小虾及幼鱼。对环境变化非常敏感。鱼体晶莹剔透,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川。繁殖期为夏季至冬初,溯河(中国闽江、九龙江、广西西江等)至咸淡水或淡水。绝对生殖力5600~9000粒。个体小,肉鲜美,富营养。除鲜食外还可制罐头。

遗传多样性是管理和保护物种资源的重要依据,关于白肌银鱼的分类地位、地理分布、生活习性和繁殖生物学研究已有较多报道,但尚无遗传多样性研究的报道。线粒体DNA(而tochondrial DNA,m山NA)具有严格的母系遗传、进化速率快和几乎无重组等特点,被广泛运用于鱼类分子系统发育和群体遗传的研究,其中细胞色素b基因(cytochromeb,cytb)进化速度适中,能够有效反映亚种、种群、属等不同水平的遗传信息。

2.白肌银鱼的传说

白肌银鱼的传说有很多,最早的一个是相传在春秋时代,吴王夫差为了报杀父之仇,一门心思全投入在富国强兵上。经过几年发展,夫差终于领兵打败了越国,越王勾践连忙请将,又是送钱送粮,还送了一个美女西施给夫差。夫差终于被勾践的糖衣炮弹击中,放虎归山,放勾践回到了越国。此后,夫差每天与西施在太湖上泛舟划船,饮酒作乐,早就没有了当年作风,变成了一个奢侈浪费,好大喜功之人。他和西施在太湖上经常一整条船队随行着游玩,还喜欢把吃剩的鱼脍全部倒入湖中,太湖中的鱼儿吃了这些鱼脍之后,吸收了其中之精华,渐渐便产出了浑身透明,无骨无肠的白肌银鱼。这边勾践回国之后,比当年夫差更苦,他睡稻草,吃苦胆,与士卒百姓同甘共苦,经过十年的发展和积蓄,终于使越国的国力提升了几个档次,便发兵攻打吴国了。

越国的军队一路势如破竹,直接打到了吴国的首都吴郡,但吴郡的城池又高又广,城中又准备充分,越国的军队一直没有办法破城而入,士气越来越低,粮草也快用尽了。越王勾践无奈之下便欲退兵,就在这个关键时刻,太湖中的白肌银鱼出现了!原来一个管理粮草的军官声称

太湖之中出现了大批的银色小鱼,可以作为军粮。越王勾践马上派人去湖中打捞,一下子,军粮的问题得以解决。而且有趣的是,士兵们吃了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高营养白肌银鱼之后,士气大振,当晚便攻下了吴郡,吴王夫差自杀。他可能临死都没有想到,自己当年在太湖上用那些残汤剩饭养出来的白肌银鱼鱼,竟然到最后帮助了自己的死敌。

3.吃白肌银鱼可以长寿

日本人是世界上有名的长寿国家,而向岛居民长寿率又位于日本之首。他们的主要长寿饮食之一便是吃白肌银鱼一类的海产品。在日本1981年第1期出版的《治疗》杂志上,报道了一位102岁的妇女,由于吃了酸败食物中毒而死亡。在死后的长寿因素的调查中发现,她终生喜欢吃白肌银鱼,几乎每餐必备。可能是“食用白肌银鱼其全体等于把一个生命的有机体全部吃下去,近乎完全营养,很有意义”。

白肌银鱼食用愈小愈佳,故明李时珍云:“大者四、五寸,身圆如筋,洁白如银……优重小者,爆干以货四方。”经测定,小银鱼所含的氨基酸丰富。目前已知每百克银鱼的赖氨酸(干品)含4820毫克,蛋氨酸2308毫克,苏氯酸3352毫克,异亮氯酸4176毫克,缬氯酸4396毫克,比带鱼、黄鱼等均高。难怪那位102岁的日本妇女那样喜欢吃小小的银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