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先生想必大家都有一定的了解,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多人并不已经对于孙中山的生平已经有些淡忘了,现在我们就重新来对孙中山简介一下,让大家不要王忘记这位历史名人,接下来我们就来好好看看孙中山简介:

走近孙中山:

孙中山(1866年11月12日—1925年3月12日),名文,幼名帝象,字载之,号日新,又号逸仙,化名中山樵,山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中国近代民族民主主义革命开拓者、中国民主革命伟大先行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的缔造者、三民主义倡导者。孙中山创立《五权宪法》,首举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两千年封建帝制”。1905年,成立中国同盟会。1911年10月10日晚,领导发动武昌起义。

辛亥革命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任期1912年1月1日—1912年4月1日)。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1929年6月1日,根据其生前遗愿,葬于南京紫金山中山陵。1940年,国民政府通令全国,尊称其为“中华民国国父”。孙中山著有《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三民主义》等,其著述在逝世后多次被结集出版,有中华书局1986年出版的十一卷本《孙中山全集》,台北1969、1973、1985年出版的《国父全集》等。孙中山为了改造中国耗尽毕生的精力,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也为政治和后继者建立了坚固而珍贵的遗产。

政治三民主义

孙中山毕生坚持“三民主义”,坚持民族、民主救中国和三民主义救中国的信念与理想。辛亥革命以“民族”、“民权”、“民生”为核心的“三民主义”理念。倡导“权能区分”——“人民有权,政府有能”;推行“万能政府”——“广兴福利,大有为式”。

建国方略

在政治现代化建设方面,主张渐进主义的军政、训政、宪政三阶段说:“军政时期优先消灭军阀土匪,应实行军管。训政时期优先基础建设与民权初步训练,应实行一党执政。宪政实行之条件是全国半数以上县市具有选举罢免地方首长之条件,公民具有发动创制复决之条件,则选举召开国民大会制订宪法,还政于民,实行多党竞争的现代政治制度。”

民族

在1890年代,孙中山同梁启超、谭嗣同、张之洞等,俱以传统的“华夷之辨”的民族观来看待近代问题。至1900年代,以梁启超为代表的在野知识界引入西方带种族主义色彩的民族主义。

倡导“民族主义救中国”,激荡“排满”思潮。1906年,孙中山对日人说出“中国革命目的在于灭满兴汉,中国建国在长城以内”这样的话语,正是这股以“排满”为核心内容的“民族主义救中国”思潮的产物。

经济

在经济方面,提倡社会互助理论:“人类进化之原则与物种进化之原则不同,物种以竞争为原则,人类则以互助为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