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四大渔场分别是渤海渔场、南海近海渔场、舟山渔场、北部湾渔场,在中国四大渔场中,捕鱼业的发展迅速,我国也是将这些地方重点保护,各个渔场的年产量即使是放在全世界也是不遑多让,不过近年渔民的大肆捕捞,导致了渔场退化,需要每个渔民的重视。

1.中国四大渔场之渤海渔场

中国四大渔场中的渤海渔场所在海区为渤海119°00ˊN以西,面积约3600平方海里;物理环境 水温年平均表层为11.5~12.4℃,盐度年平均表层为<30.6,水深4~19米;水文环境 沿岸流和从铁山水道进入渤海的黄海暖流余脉;游泳生物 渤海湾渔场以1998年10月调查为例,游泳生物18种,黄鲫占42.39%,鳀鱼占14.38%,小带鱼占10.33%,斑鰶占9.91%,鲈鱼占9.04%;浮游动物 渤海湾渔场以1998年10月调查为例,浮游动物共有12种,真刺唇角水蚤占50.22%,中华哲水蚤占25.93%,强壮箭虫占21.51%,叶剑水蚤占0.75%,中国毛虾占0.51%,

中国四大渔场渤海渔场中浮游植物以1998年8月调查为例:共有27种浮游植物,星脐园筛藻占16.23%,三角角藻占13.89%,佛氏海毛藻占11.27%,柔弱角毛藻占9.65%,粗点菱形藻占8.92%,底栖生物 渤海湾渔场以2000年8月调查为例,底栖生物32种,小刀蛏占44.09%,肠鳃 风占20.67%,光辉背棘蛇尾占5.67%,扁蛰虫占4.76%,肠鳃纲占4.66% 主要捕捞对象 小黄鱼、带鱼、对虾、海蜇、毛虾、棱子蟹、马鲛鱼、黄姑鱼、真鲷、梅童、青鳞鱼、鳓鱼、鲅鱼;主要渔期 4~11月

2.南海近海渔场

1985年农业部组织渔民恢复南沙渔业生产。20多年来,南沙生产渔船从1985年的13艘发展到2009年约600多艘,最高时达到900多艘,产量相应从4吨增至近5万吨。2007年开始扶持企业在美济礁开展网箱养殖。南沙渔船的生产方式从单一潜捕作业发展到拖网、围网、刺钓等多种作业方式并存,生产范围也由原只局限于岛礁附近的礁盘区扩大到西南部渔场。广西渔船开发南沙渔业资源较早,七十年代国营渔业公司渔船就开始赴南沙海域开展捕捞生产。

有组织地开发南沙渔业从1989开始,2000年以后逐步扩大生产规模。早期开发南沙渔船以拖网作业为主,作业区域主要在北纬4度至9度之间。2010年以后,赴南沙生产的灯光罩网渔船比例逐年升高,作业区域主要在北纬8度至17度之间。目前,常年在南沙海域作业的大型捕捞渔船有近100艘。据统计,1989年至2011年,广西共组织2300艘渔船赴南沙开展捕捞生产,产量25万吨,产值13亿元。

3.舟山渔场

舟山渔场是中国东海地区最重要的渔场,让我们以舟山为案例,看看中国沿海渔场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如果你想去舟山群岛的话,可以选择早上9点从上海南浦大桥客运站出发,先坐一个半小时的大巴车来到小洋山码头,再坐两个小时的渡轮就可以到达岱山岛的双合码头了。

岱山岛是舟山群岛当中面积第二大的岛,但因为上海经由小洋山到岱山的跨海大桥尚未修通,而且岱山岛上也没有什么著名的景点,所以游客相对稀少,至今还保留了不少传统的渔村,我的中国海洋渔业考察之旅就从这里开始。

4.北部湾渔场

北部湾的资源丰富,因饵料丰富,盛产鲷鱼、金线鱼、沙丁鱼、竹英鱼、蓝圆鲹、金枪鱼、比目鱼、鲳鱼、鲭鱼等50余种有经济价值的鱼类,及虾、蟹、贝类等,是我国优良的渔场之一。沿岸浅海和滩涂广阔,是发展海水养殖的优良场所,贝类有牡蛎、珍珠贝、日月贝、泥蚶、文蛤等,驰名中外的合浦珍珠(又称南珠)就产在这里。

涠洲岛、莺歌海等海底石油、天然气资源也很可观。沿岸河口地区有许多红树林。海底地形比较平坦,海底地势由西北微向东南倾斜。水深为90~120米的大陆架宽广,长宽均约120公里,适合底拖网作业。底质为粉砂及砂质粘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