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窃听你害怕了吗?现在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手机,社交也同样离不开手机,手机也已经成为我们生活必不可少的东西,也许很多人和小编一样有这样的困扰,好几次和朋友聊天说到什么话题,第二天就会发现手机app为自己推荐和相关话题有关的内容,实在是令人着实一惊,是否现在的手机已经有了窃听功能?我们的私生活是不是已经被侵占?下面一起看看手机窃听。

手机窃听

手机窃听,支付宝年度账单的“捆绑协议”余波未平,擅长“投其所好”的今日头条又陷入“麦克风窃听”丑闻。跟好朋友打电话聊美食,第二天电商平台就在首页推荐各种食材厨具,在社交平台讨论学外语,不久就能接到口语培训机构的推销电话。当“千人千面”的大数据精准营销神通到令人“匪夷所思”,这种始料未及的“心有灵犀”难免令人焦虑:大数据挖掘与个人隐私的边界究竟在哪儿?

当你在浏览网页时,屏幕上推送的各种商品广告或许让人生厌。如果这些广告信息正好是你感兴趣的,你还会觉得厌烦吗?“一直想买一个果汁机,但工作太忙没时间仔细选,最近浏览网页时发现屏幕右侧的广告窗里正好展示的全是各式果汁机,真是我肚子里的’蛔虫’!点进去发现买家好评不错,功能和价格也合适,就下单了,正好省得再花时间找了。”在外贸公司上班的吴颖对此颇有感触。

在风口转瞬即逝的互联网时代,“快”和“准”早已成为生存的“不二法门”。通过大数据算法勾勒出用户肖像,然后把他们想要的、喜欢的精准送达,进而带动商业价值实现几何数级的增长。亚马逊的个性化推荐助其销售量翻翻,而Facebook的精准广告投放更是成功将大把的粉丝和流量变现,这些商业佳话的背后离不开精准营销的“助攻”。以上就是手机窃听。

麦克风授权陷“窃听”

“我妈给我买了点心,我就看着上面的字念:蔓越莓松饼。手机上从来没有搜过,然后松饼就出现在了我的淘宝首页上,真的把我吓到了!”网友“王辛藏的小口袋”日前发微博如是写道。不得不提的是,像这样越来越“懂你”的网络体验并非个例。“家属下班进门问做了什么饭,我回答了以后,一翻手机,立马就出现今日头条推荐的做饭信息,想想都恐怖!难道对话被窃听了?

面对用户的质疑,处于舆论漩涡的今日头条发声回应称,“用户使用今日头条(包括头条旗下产品)进行视频录制时,需用到手机麦克风。除非用户明确点击授权,否则无论哪种手机机型,今日头条都无法获得麦克风权限,无法收到用户任何语音信号。”同时,今日头条还表示,“从技术角度看,目前声音信息技术的处理,也远达不到通过麦克风获取个人隐私的水平。”

然而,一纸声明显然难以驱散用户心中的疑虑。据腾讯社会研究中心与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联合发布的《网络隐私安全及网络欺诈行为研究分析报告(2017年一季度)》显示,手机APP越界获取个人信息已成为网络诈骗的主要源头,高达96.6%的安卓应用会获取用户手机隐私权限,而iOS应用的这一数据也高达69.3%。

你的手机被窃听了吗

近日,有网友爆料称,有些黑心移动电源竟然安装了窃听装置。但你知道么?就是我们每天随身携带的手机都有可能成为他人的“窃听器”。记者调查发现,多款具有监听、窃密功能的“窃听软件”在网上火爆销售,售价一般高达3000到3500元。很多软件给出的宣称语是:“监听、跟踪、婚恋调查、企业窃密,一个软件统统搞定。”

据一家兜售窃听软件的客服称“软件的功能包括通话内容录音监听、现场环境录音监听、短信内容拦截、通话记录拦截、手机基站定位等,无论是安卓还是苹果iPhone手机,均可不限次数安装。”窃听软件一旦安装,用户往往很难察觉。客服人员透露,只要把窃听软件安装到手机上,除非刷机,否则不可能将其删除。这些监控信息会在有网络连接时自动传到指定邮箱,没有网络连接时自动存储,只要连接到网络立即上传。“除了流量会有所增加,不会出现任何异常,就算发现了流量异常,也查不出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