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彭宇案大家可能真的是不了解,也从来没有听说过。其实,这是当年社会上轰动最大的最具有舆论的一个案件彭宇案,那接下来彭宇案5年后真相又是什么样子的呢?今天小编重点来给你们讲解一下这个问题,也通过彭宇案5年后真相带给我们一些启示。

1、彭宇案5年后真相

彭宇案5年后真相是什么样子的呢?在彭宇案的一审判决中,法官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和社会情理进行推理分析,本身就存在判罚漏洞,这是此事件招致舆论的逆反解读的一个重要诱因当时舆论解读如此逆反,为何不及时公布真相?最近几年,彭宇案又逐步成为承载公众舆论道德焦虑的标志性事件。在道德焦虑中解读此事件,有些人做的的确有些过分。

去年徐寿兰去世,网上就出现了一篇《京徐老太终于死了》的帖子其实,无论徐寿兰和彭宇是否相撞,徐寿兰这个年迈之躯都不可能承受社会道德滑坡之重,哪有何必对一个过世的老人恶语相加?彭宇案后,只要一有青壮年和倒地老太太发生纠纷的事件发生,有些舆批评就习惯性指向倒地老太太貌似在彭宇案后,所有慈祥的阿婆和亲和的邻家大妈只要一倒地,就变得面目狰狞可憎起来。

为什么不在当事人徐寿兰还健在时公布真相?在彭宇案后的5年时间里,当彭宇案受到一次次的重复误读时,为什么不公布真相?误读止于真相,真相是引导舆论的方向。只有在真相扑朔迷离的情况下,各种误读的舆论才会像抢购打折商品的人群那样,一哄而上。我们知道了彭宇案5年后真相,我们接下来看一看彭宇案的社会影响吧。

2、彭宇案的社会影响

世风日下啊,做好事往往惹是非。救人之前先要考虑后果,免得被赖,这就让人慢慢变得更加麻木 谁救人救赖上谁,这是我们这个社会中不好的现象,也是人性中阴暗的一面。解放前在天津有一帮人就专门吃这碗饭,还得了个外号,叫碰瓷党,可见这事由来已久。

但是用法律判决的形式肯定下来,南京彭宇案则是首例。他们创造性地运用了有罪推定的思维判决了彭宇案。最重要的断案词、也是对公众最具杀伤力的判词是:根据社会情理,在老太的家人到达后,彭宇完全可以言明事实经过并让老太的家人将她送往医院,然后自行离开,但彭宇未作此等选择,其行为显然与情理相悖。

而且,根据彭宇案的判词,即使是救助,也要有限度,仅限于打120通知急救中心,然后赶紧离开,否则就有被粘上的危险。青岛发生的这个案子基本就遵循了这个法则。救人之前先要找好证人,否则好事就不能做,这真是时代的悲剧。

3、彭宇案的法官

当时这起轰动全国的民事诉讼案一审判决后引起极大争议,有人对主审法官王浩的判决表现出了极度不满。2008年3月15日,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公丕祥在全国两会新闻中心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首度披露该案双方已庭外和解。

彭宇与徐寿兰达成庭前和解协议的主要内容是:彭宇一次性补偿徐寿兰1万元;双方均不得在媒体(电视、电台、报纸、刊物、网络等)上就本案披露相关信息和发表相关言论;双方撤诉后不再执行鼓楼区法院的一审民事判决。至此,为时1年多的彭宇案画上了结案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