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跟中国同属于东亚国家,而且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但两个国家的风俗完全不同,我们经常看到关于印度的各种奇葩新闻,最著名的是这是个“强奸”国度,这些都不算啥,来看看下面这些印度最奇葩的20个风俗,你就不得不佩服印度阿三“奇葩”的世界观了。

1、“租老婆”的生意很红火

在印度,骂人最狠的话是“愿你生个女儿”。新生儿的爸爸如果两手一合再张开,即“两手空空”之意,就表示生了个女儿。更有甚者,在拉贾斯坦邦,生女儿的仪式之一就是要砸个瓦罐,表示倒霉,有点像中国古代所谓的“弄瓦之喜”。

因为滥杀女婴之风盛行,导致许多乡村和城镇里都缺少新娘,因而印度出现了一种局部的社会变异现象——租。在古杰拉特邦等一些地方,“租老婆”的生意则很红火。每月合千八百元人民币就可以租到,还可以经常换。一些一贫如洗的印度老公们也非常响应“租妻”计划,把妻子出租给相对富裕的男士,换取每月最高可达100英镑的租金。

2、“圣女”实为僧侣泄欲工具

印度有一种与其历史一样古老的传统――来自贱民家庭的女孩子年纪轻轻便开始为寺院服务,成为印度教高级僧侣和婆罗门长老的性奴隶。她们被称为圣女。在印度,“圣女”可不是个体面的称呼。遵照传统,“印度圣女”全部来自贱民家庭,她们刚刚进入青春期,就被迫卖身于寺院。

人前,有个光鲜的名字遮羞——圣女;背后,不过是印度教高级僧侣和婆罗门长老们免费的“奴隶”。这种丑事儿瞒不了人,所以,走进寺院,向神灵献身的少女,注定要出卖青春和肉体,也注定要过一辈子没有婚姻的奇特生活。除了充当僧侣的泄欲工具之外,她们还是艾滋病毒的活动流通站。印度社会将为此付出高昂的代价。

3、大便以后用水冲洗屁股,而不用手纸

印度的居民一般厕所都有冲洗设备,普通百姓大便时则手拿一口杯水,习俗规定用左手洗屁股,所以到商店挑食品不得用左手。这其实是一个好习惯。其好处首先痔疮的发病率大大减低;其次可以大量节约纸张,对保护地球资源、绿色工程的保护和发展,都极为有利。光这一项,就能节约大量木材。

但旅居在印度的侨胞,认为有伤大雅,大都还不习惯,至今保持着自己的民族习惯,仍然用手纸。而我却采用了这个方法,用纸反而在心理上感到不卫生,不习惯了。

4、在一块土地居住满10年,土地就归其所有

许多人都听说过印度贫民窟,但并不知贫民窟是如何形成的。要知道,在印度,没有户口制度,人们完全享有自由迁徙的权利。无论你出身何处,都可以自由的选择生活的地方。印度的土地为私人所有,而且法律规定,在无主的土地上居住10年,脚下的这块土地就会划归居住者所有(这也符合卢梭的契约理论)。

因此,在城市化的进程中,许多穷人涌入城市,划地而居,贫民窟也逐渐形成,并持续扩大。它们就这样像蜘蛛一般依附在城市文明之上,却以独特的方式推动着印度城市化进程,承载着普通人家的兴衰喜乐。

5、墙上打几个钉子就是一个家

印度最底层的人民在墙根、屋檐下用木棍支撑起一块塑料布,地上摆上破旧的锅碗,墙上挂几个破塑料袋,圈出一片不到三平方米的地方——这就算是家了!他们就在污水横流的街边烧水煮饭,空气中浓烟滚滚,弥漫着一股腥臊恶臭。这样的栖身之所,让人为之动容。

当我们路过一个“窝棚”,一位身着肮脏旧纱丽的母亲正在为自己的女儿整理着校服,眼神透露出慈爱和无畏。这样一幅温馨的画面顿时让我觉得,之前的担心或许是多余、这不过就是他们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而已。

6、童婚是印度十分常见的现象

同样,童婚是印度十分常见的现象。十多岁,本该是无忧无虑花一般的年纪,但在印度一些偏远村庄,女孩到了这个年纪就可能被迫出嫁,由此开始儿童新娘的悲惨命运。在每年5月的结婚旺季中,印度数百个地方都会举行大型的儿童集体婚礼。许多父母在为10岁左右的儿女张罗婚礼,有的新娘甚至还在吃奶。

“童婚女性更易进行三次以上的生育,生产两个孩子的间隔不到两年、多次意外怀孕、终止妊娠及绝育的可能性亦高。”研究人员说道。研究结果表明,受童婚影响的不仅是16-17岁的青春期少女,还有大批14-15岁的女孩。研究人员称,令人深省的是,印度现行政策及经济发展并不能帮助农村女性及贫穷女性。

7、多数机动车辆没有后视镜

在印度搭乘机动车辆,你可能会留意到车没有后视镜。当我在一辆tutu车上发现这个事实后,不由得两只手抓紧前排座椅。我透过车窗往外一看,唉呀妈呀,岂止我们坐的车没有,在印度的车子几乎都没有后视镜这个东西!

就算极个别有的,也会把它合上,横冲直闯,最大化的利用一切缝隙,让汽车的身躯钻进去(当然也毫无交通规则可言)。在印度后视镜成为了可有可无的累赘,我心里只能默念着“南无阿弥陀佛,上帝、真主保佑”。

8、锡克教金庙:世上真有免费的午餐

金庙是印度锡克教最大的寺庙,整座建筑共计耗费750公斤黄金!你可以想象,锡克人是如何使出浑身解数,根据他们的审美,创造出这样一处殿堂,来满足他们对天堂最狂野的想象。金庙不光门票免费,吃饭免费,还提供免费的住宿、免费的交通、免费的医疗。

这里提供的食物很简单,一份豆子咖喱、一份牛奶粥,主食是一份饼。说不上多么的美味,但是不限量供应,也不会对被施舍者有任何限制。义工拎着大桶、拿着勺子,挨个给大家分发食物,不停的循环,只要你的盘子快空了就会有人给你加饭加菜,直到你示意吃饱为止。

金庙,无论你来自何方,无论种族、肤色、宗教信仰,人人都是平等的。金庙每天24小时不间断的提供免费食物,欢迎任何人来体验和享用,世界上真的有免费的午餐。

9、厕所风头盖过婚房

印度被称为“全球最大户外厕所”并不夸张。几乎每个到过印度的外国人,都会对这里的厕所留下深刻印象。有人笑称,在印度,厕所无处不在,大地就是最大的露天厕所。印度2011年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全国大约1.31亿家庭没有厕所,800万家庭使用公共厕所,1.23亿家庭在户外如厕,这对女性而言尤其困难。

印度“苏拉布卫生运动”发起人班德什瓦·帕塔克说,女性白天不会到户外如厕,必须在黄昏后至黎明前解决问题,“赤足走在那些地方容易沾染绦虫、细菌,罹患多种疾病,孩子(在那些地方)玩耍也不卫生”。印度农村发展部部长贾伊拉姆·拉梅什说,60%至70%的女性被迫在户外如厕,印度“应该为此感到羞辱”。如厕问题已经成为印度社会议论焦点之一。一些地方发起“无厕所,无妻子”活动,号召女性拒绝不能提供带卫生间的住房的求婚者。

男士们解决问题的话,直接背过身往墙根一站就好了,所以在印度经常能看到一排人”面壁思过“的壮观场面。那没有”公厕“的地方怎麽办呢?那只能随处找合适的地方解决了。

10、自由的街头小贩

印度很少有大型超市或者商场,取而代之的是分散在城市各个角落、大小不一的“集市”。“集市”中密密麻麻分布着成百上千家小店,每家店铺面积都非常狭小,这里销售着几乎囊括印度人民生活的所有商品。

在尼泊尔和斯里兰卡都有现代化超市,反而在南亚“老大哥”印度却极少,这和印度政府保护这些小商铺合法利益有关。曾经新德里政府就因“驱赶小贩”而被全国街头小贩联合告上法院而胜诉,因为街头叫卖是印度人民谋生的一项基本权利,政府是无权剥夺的。整个市场充满生活的气息,或许,这就是“小贩的胜利”带来的。

11、几十年不变的骗子谎言

印度被很多背包客称为“进修班”,除了其与众不同文化、混乱不堪的环境,就是无处不在的“骗子”,比如TUTU司机或者“好心人“会告诉你,要去的酒店/ 景点/ 邮局要么倒闭、要么就是着火了(总之就是夸张的挥着手指告诉你‘去不了了,真遗憾!’),然后推荐你去有回扣的地方。

满街“热情”的陌生人主动为你指路或者带路,最后把你带到冒牌的国际旅游中心,然后又以各种理由为游客提供有偿的服务(在新德里我们遇到过)。还有一些小贩追逐着报一个非常诱人的价格,当你表示准备购买时小贩会把商品硬塞到你的手里,然后告诉你那个价格是美元。如果你表示不要,想走可不行,一帮“路过的人”会一起围着你,直到你付钱为止(很不幸,在阿格拉和斋普尔我们也遇到过),最好的方法就是打电话报警。

在繁华的集市,甚至会有人往你身上撒粪便。紧接着立马会出现一个强烈谴责遁去无踪的泼粪者,同时主动要为你擦鞋的人——当然不可能是免费的。你也许明白,泼粪和擦粪同属于“一条龙服务“,但许多人在惊慌错乱之下,赶紧掏钱买个干净。这一切虽被网络和旅游书籍广泛提及,但是印度人又展现了他们“懒”的一面,无论被识破多少次,也懒得更新换代,每个骗局就像是印度的传统一样古老,一成不变。

12、童妓现状令人触目惊心

童妓,是一个令人触目惊心的词。然而这个人群却在印度真实存在。据印度一儿童权益保护组织统计,在印度,约四成妓女为未成年人。在孟买昏暗小巷中,一名少年皮条客正向路人推销被关在其身后6楼妓院中的女童。他自夸说:“我可以为你提供小女孩,未成年的,只被玩过四五次。先生,在孟买,一切都可以出售。”

在印度卡马提普拉的红灯区,老鼠成灾,小女孩的清纯无辜成了皮条客们肮脏不堪的卖点。据报道,卡马提普拉最初是英国殖民军队建立的“慰安区”。1947年英军撤离后,当地皮条客涌入,通过剥削孩子赚钱。走进红灯区如同迷宫的巷道,你会发现这里遍布垃圾,许多无家可归的女孩与瘾君子们睡在一起。孟买有成千上万这样的女孩,最小的年仅6岁。她们是奴隶,来自印度的其它地区,因家庭贫困,被卖给人口贩子。

13、火车上丢拖鞋

很多人对印度火车的盗窃描绘绘声绘色,小偷们甚至连鞋子都会偷,号称“只要你脱了鞋睡觉,第二天包准找不到”。出发前,我门特意买了锁头,每次坐火车都将行李锁在下铺的栏杆上,贵重物品放在身边——当然我看见印度本地乘客也都是那么做的。

14、生老病死一条河

印度教信徒相信,如果用恒河的水沐浴,就能洗清一切罪过;如果死后骨灰投进恒河,就能从轮回中得到解脱。这也就是印度教徒毕生追求。几千年来,印度教徒纷至沓来,在这里沐浴,迎接圣城的第一缕阳光。

印度教徒坚信在瓦拉纳西的恒河畔沐浴可洗涤污浊的灵魂,每天清晨,成千上万的印度教徒,或男或女,或老或少,既有本地人,也有外乡人,来到恒河边,怀着虔诚的心情,走进恒河,用圣水冲刷掉自己身上的污浊或罪孽,达到人生超脱凡尘、死后到天国永生的愿望。

尽管恒河河水污浊,但印度教徒相信恒河的自净能力,认为世界上只有恒河水不会滋生病菌,把用恒河河水“冲洗身上的过失”看成是莫大安慰和荣幸。这一幕让人深思,在种姓等级森严的印度,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贱民共浴一河。此刻,在恒河面前人们不分贵贱,在圣河面前人们彻底平等。

15、不分男女露天沐浴

印度部分地方的穷人,无地,无房。印度许多穷人就是住在树上,睡在大街上的,甚至连洗澡也是在光天化日之下。水乃万物之源,对于所有生命不可缺少。对于印度教徒来说不只是生理上的需求,更是精神上的寄托。走了印度很多地方,印度人把水当做神圣的物质在崇拜,不但洗出身上的罪劣,净化其心灵。

虽阳光明媚,清晨的乌代普尔还是有点凉意,但视乎一点不影响印度教徒在户外沐浴和洗衣服。在湖水中沐浴和祈祷是很有技巧,穿着莎莉沐浴,同样需要在保证自己隐私的情况下更换衣服。

16、宝莱坞:戏不够舞来凑

动画片古装片动画片...无论什么故事情节最终都可以演变成又唱又跳。印度电影就是戏不够舞来凑,演着演着,男男女女就要跳上一段,就像超长版的MTV。虽然如此,但在我们闭门造车、孤芳自赏的时候,印度电影在世界舞台上的崭露头角,好片层出不穷。

其实,印度电影题材也比较单一,主要讲述普通百姓的故事,反应社会现象,歌颂人性与道德,无论剧情是什么内容,总可以让人在悲伤中大笑,而在微笑中流泪,从而让观影者设身处地的反思自己的行为和思想。

17、对牛的狂热崇拜

众所周知,印度是牛的天堂。圣雄甘地曾说过:“牛是印度千百万人的母亲。古代的圣贤,不论是谁,都来自牛。”印度人在家中饲养牛,给牛起名字,同牛说话,用花环和绶带装饰牛。在印度,牛还被赋予了信步游走的权利,不仅可以自由自在地漫步于田野,而且还可以走在高速路上,走在城市的街道上。

当牛浩浩荡荡地穿过闹市时,连汽车都要为它们让路,警察也束手无策,由此形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人让牛”的景观。而这一独特景观的背后是印度独特的宗教和风俗习惯在起作用。 在印度,牛是主神湿婆的坐骑,超过80%的印度人都是印度教徒,敬牛如敬神。

18、用右手付款

也许是因为印度人习惯了用左手洗屁股,所以印度人在买东西付款时只用右手递钱,对方找零钱时也只用右手,绝不用左手。有人告诉我,一个当地人若用左手付钱,那是很不礼貌的。我用了很长时间才在某种程度上培养了只用右手递钱的习惯。

之所以说“在某种程度上”,是因为有时候忘了这一规矩使了左手。但大概因为我是“老外”吧,我还没遇上对方在我用左手付钱时生气的。其实,不只是付钱时有这个讲究,在一些较为正式的场合递送其他东西(特别是礼品之类),若不用双手而只用一只手时,也应该用右手。

19、树叶当饭盆

印度人在集体用餐时,吃饭用的饭盆常常是树叶做成的。这种盆儿由几片很大的整片树叶相拼叠而成,内外两层,树叶和树叶之间用比火柴棍还小的小枝条“缝”起来叶盆呈圆形,周围还有一个翘起来的边缘,所以其模样和金属饭盆一样,而且所有叶盆的形状和大小一致,显然是由一个模子压制出来的。

开始我以为用这玩意儿会不大卫生,而且老担心它会漏,因此不大乐意用。但后来我完全改变了这种想法,因为我发现它有明显的优点:首先,仅由几片树叶制成,而热带地区大叶片多着呢!所以取材极容易,造价很低。其次,这种餐具很轻,且不怕摔碰,搬运方便,很适合集体和野外用餐。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饭后处理容易,不用洗,一扔了事,而且很容易被大自然消化,基本不存在污染问题。

20、侧头表示同意

在印度的一些邦(如西孟加拉邦)里,人们表示赞同或应允时,不是点头,而是将头向右边侧一侧。外国人起初常常误会。有的书上说印度人(包括孟加拉国人)用摇头表示同意。其实,这是不准确的,因为侧头和摇头毕竟是不同的动作。

印度人侧头表示同意时,有时动作幅度很大,连整个上半身都侧向了右边,这就跟摇头有更明显的区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