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能成人成才,殊不知,只有你们自己做好了然后去教孩子,孩子们才会做好。父母们要以身作则,要不然孩子们会上行下效。上行下效是什么意思,就是上面的人怎么做,下面的人就会跟着效仿。如果你想要孩子认真读书,那么你就要在旁边陪着她一起读书,你也可以在旁边做你公司需要做的事情,总之,你要你的孩子看着爸爸妈妈都在认真工作,我也要认真学习。

1有关典故

春秋时, 齐景公自从宰相 晏婴死了之后,一直没有人当面指责他的过失,因此心中感到很苦闷。有一天,齐景公欢宴文武百官,席散以后,一起到广场上射箭取乐。每当齐景公射一支箭,即使没有射中箭鹊的中心,文武百官都是高声喝彩:“好呀!妙呀!”“真是箭法如神,举世无双。”事后,齐景公把这件事情对他的臣子弦章说了一番。弦章对景公说:“这件事情不能全怪那些臣子,

古人有话说:“上行而后下效。”国王喜欢吃什么,群臣也就喜欢吃什么;国王喜欢穿什么,群臣也就喜欢穿什么;国王喜欢人家奉承,自然,群臣也就常向大王奉承了。”景公听了弦章的话,认为弦章的话很有道理,就派侍从赏给弦章许多珍贵的东西。弦章看了摇摇头,说:“那些奉承大王的人,正是为了要多得一点赏赐,如果我受了这些赏赐,岂不是也成了卑鄙的小人了!

2上行,下效, 存乎中,形于外

上行下效”这句话语出汉班固《白虎通·三教》:“教者,效也,上为之,下效之。”唐司空图《华帅许国公德政碑》:“既忠既孝,上行下效。”《元典章·户部七·杂例》:“省库取受一分,路取至十倍,上行下效,旧弊未除。”袁静《不可战胜的力量》:“有老首长传、帮、带,他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起到榜样和模范作用,上行下效,身教胜过言教嘛。”效:效仿;模仿。

“存乎中,形于外”这句话出自《黄帝内经》:“有诸形于内,必形于外。”原意是,人的身体内有了毛病,一定会在身体表面显现出来。引申到人的思想和品质等方面,这句话用来形容:人的内在气质,必然会在言行中体现出来。人的思想境界,一定会在言行中表现出来。俗话说:“腹有诗书气自华。”也是从正面表达了“有诸形于内,必形于外”的道理。

3上行下效好家风

在新年春晚的快乐节奏里,咸丰县小村乡大村村民李攀一家人围坐火炉旁,看春晚,谈梦想,话家风。在这个普通的家庭里,朴素家风薪火相传。“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李家人的“忠”,是忠于党,忠于人民。李攀一家四世同堂。奶奶是一位93岁高龄、有着60多年党龄的共产党员,是优良家风传承的主心骨。虽然只是普通农妇,但她却时刻牢记一名党员的责任,

帮贫济困、救人危难,在平凡的生活中体现了党员本色。身体尚硬朗时,她常帮邻里化解矛盾、调解纠纷,极有威望;在荒灾的年头里拿出自家本不富余的粮食救济逃荒人;长期修补维护附近的土公路……她总想尽己所能为党、为百姓尽点力做点事。老人一生热爱生活,爱唱山歌,勤劳节俭,虽已年近百岁,却依然讲究、干净、精神。

4“上行下效”需慎用

正《人民日报》2013年1月17日发表一篇题为《"一把手"要带头》的评论,文中写道:"‘己身不正,焉能正人’,朴素的道理告诉我们,转变作风要善于释放上行下效的正能量,发挥‘一把手’的表率作用。"这里的成语"上行下效"无疑属于误用。"上行下效"出自汉·班固《白虎通·三教》:"教者,效也,上为之,下效之。"《旧唐书·贾曾传》记载:"上行下效,淫俗将成。败国乱人,实由兹起。"意思是说,上面的人怎么干,下面的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