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是百姓最为恐慌的字眼。它代表了杀戮、黑暗。世界和平化之前,世界各地都是硝烟四起。举世闻名的一场战争乃是英法百年战争,英国和法国的这场持续了116年的大战中,还发展出不少新战术和武器,对于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具有重大影响。我们来了解一下。

英法百年战争简介

英法百年战争,发生于1337年-1453年之间,英国和法国为争夺王位和土地,导致了英法百年战争的爆发。战争开始时,两国主要以西欧原来的贵族兵源制,由各领主募集军队,有服役时间考量。这对跨海远征的英格兰很不利,于是转而招募更多来自下层人民的雇佣兵,并配合以有名的长弓兵战术。法国则迫于初期战局失利,必须扩张王室统合权力以抵挡外敌。

战争过程中,双方的武器装备、战争体制、战术思想都有缓慢而深刻的改变。在战争结束时,双方都已走上中央集权的道路。

英法百年战争名将

“黑太子”爱德华是开启英法百年战争的爱德华三世长子,并在1333年,受封切斯特伯爵、康沃尔公爵,之后在1343年受封威尔士亲王。

1346年,英法百年战争爆发。很快,双方就在克雷西爆发大战,此役法王腓力六世和前来助战的波西米亚“瞎子”约翰率领数量庞大的法军对峙。其中作为核心的,是法国引以为傲的骑士军团,以及来自热那亚的弩手。但是这样一支在欧洲大陆堪称精锐的大军,却被数目远小于自己的英军击溃。年仅50的“瞎子”约翰亦战死沙场,英军因此一战震惊欧洲。

英法百年战争的第一阶段(1337—1360年)

英法双方争夺佛兰德尔和基恩。在斯吕斯海战(1340年)中,英海军重创法海军,夺得制海权。在1346年8月的克勒西会战中,英军又取得了陆上的优势,并经11个月的围攻占领了海岸要塞加来港(1347年)。将近10年的休战之后,在普瓦提埃战役(1356年)中法军再次被击败。

英国人无限度地征收苛捐杂税和法国内部经济陷于完全破坏的状态,从而导致了法国人民的起义——马赛领导的巴黎起义(1357—1358年)和扎克雷起义(1358年)。法国被迫于1360年在布勒丁尼签订和约,和约条款极为苛刻,其中规定把从卢瓦尔河至比利牛斯以南的领土割让给英国。

英法百年战争的第二阶段(1369—1380年)

为了夺回英占领区,法王查理五世(1364—1380年在位)改编了军队,整顿了税制。他用雇佣步兵取代部分骑士民团,并建立了野战炮兵和新的舰队。久格克连被任命为军队总司令(元帅),并拥有很大的权力。法军采用突袭和游击战术,到70年代末已逐步迫使英军退到沿海一带。为了保住在法国的几个沿海港埠和波尔多与巴荣讷间的部分地区,并鉴于国内形势恶化,英国遂与法国签订停战协定。

英法百年战争的第三阶段(1415—1424年)

法国因国内矛盾加剧(勃根第派和阿曼雅克派两个封建主集团发生内讧;农民和市民举行新的起义)而遭到削弱,英国乘机重启战端。1415年,英军在阿金库尔战役中击败法军,并在与其结成同盟的勃根第公爵的援助下占领法国北部,从而迫使法国于1420年5月21日在特鲁瓦签订丧权辱国的和约。按照和约条款规定,法国沦为英法联合王国的一部分。

英王亨利五世宣布自己为法国摄政王,并有权在法王查理六世死后继承法国王位。但是,查理六世和亨利五世于1422年都先后猝然死去。由于争夺王位斗争(1422—1423年)加剧,法国遭到侵略者的洗劫和瓜分,处境十分困难。捐、税和赔款沉重地压在英占区的居民的身上。因此,对法国来说,争夺王位的战争已转变为民族解放战争。

英法百年战争的第四阶段(1424—1453年)

随着人民群众的参战,游击战更加广泛地展开(特别是在诺曼底)。领导这场斗争的是贞德。战争的性质变了:就法国方面来说,是反抗英国侵略的正义战争,而英国方面则是进行侵略性的非正义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