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法中的三十六计,我国古代军事谋略的总结。它们是宝贵的文化遗产,也让人们感叹古人的聪慧和智谋。今天,小编给大家介绍的是三十六计中的第二计——围魏救赵。有人会问,围魏救赵的意思是什么?从字面上看,应该是围住魏国来救赵国的意思。那究竟是不是这个意思呢?小编来给你细细解读一下围魏救赵的意思。

从历史典故中读懂围魏救赵的意思

公元前354年,魏国军队围赵国都城邯郸,双方战守年余,赵衰魏疲。这时,齐国应赵国的求救,派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率兵八万救赵。攻击方向选在哪里?起初,田忌准备直趋邯郸。孙膑认为,要解开纷乱的丝线,不能用手强拉硬扯,要排解别人打架,不能直接参与去打。派兵解围,要避实就虚,击中要害。

他向田忌建议说:"此时魏国精锐部队都集中在邯郸,内部空虚,我们如带兵向魏国折都城大梁猛插进去,占据它的交通要道,袭击它空虚的地方,向魏国的国都大梁进军,它必然放下赵国回师自救。"齐军乘其疲惫,在预先选好的作战地区桂陵迎敌于归途,魏军大败,邯郸之围遂解。

孙膑用围攻魏国的办法来解救赵国的危困,这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很有名的战例,被后来的军事家们列为 三十六计中的重要一计。围魏救赵这一避实就虚的战法为历代军事家所欣赏,至今仍有其生命力。

从成语字典中读懂围魏救赵的意思

【注音】wéi wèi jiù zhào

【成语故事】战国时期,魏惠王派大将庞涓进攻赵国,围住赵都城邯郸。赵成侯知道难以抵挡,就把中山献给齐国。齐王派大将田忌、军师孙膑兴兵救赵。孙膑扬言要进攻魏国襄陵,庞涓中计回兵救襄陵中了孙膑的伏击,解了赵国之危。

【典故】《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解释】原指战国时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后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军事

【近义词】声东击西

【相反词】围城打援

【成语举例】倘用围魏救赵之计,且不来解此处之危,反去取我梁山大寨,如之奈何!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六十四回。

从造句中读懂围魏救赵的意思

1.教父使出围魏救赵之计,威胁杀害老潘的家人来解危。

2.说什么良策,这良策其实说穿了一文不值,那就是四个字,围魏救赵。

3.大树又忙回援,却才发现突袭来的蛇发仅有数十根,见到大树的树根回援,立马又回缩到蛇发青年的头上,竟是围魏救赵之计。

4.所谓围魏救赵,是指当敌人实力强大时,要避免和强敌正面决战,应该采取迂回战术,迫使敌人分散兵力,然后抓住敌人的薄弱环节发动攻击,致敌于死地。

5.李向阳采取围魏救赵的办法,三进山城,敌人被打得心惊肉跳,不得不撤回进攻根据地的部队。

6.只有善于运筹帷幄,才能决胜千里,以围魏救赵的计策打败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