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对《爱丽丝漫游仙境》里面的红皇后印象深刻。那么著名的红皇后假说,同样也可以让你惊叹不已。红皇后假说是由美国进化生物学家范瓦伦根据《爱丽丝梦游仙境》的故事提出的,与生物进化密不可分。真是让人难以想到这两个完全不是一样的东西却有着微妙的联系。

红皇后假说

红皇后假说是由美国芝加哥大学进化生物学家范瓦伦(L. van Valen)于1973年根据《爱丽丝镜中奇遇记》的故事提出的假说。自然选择只导致生物当前的适应,进化功能则是潜在的适应或未来的适应能力。目前有两种假说可以或多或少地解释具有进化功能的遗传结构的进化,即红皇后假说(The Red Queen

Hypothesis)和物种选择说(Species Selection)。生态上密切相关的物种的相互关联地进化叫做协进化或协同进化(coevolution)。协同进化的结果是相互适应相互衬托(coadaptation)。物种之间形成非常复杂的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关系。这种关系是除了物理的环境条件之外的另一种重要的外环境。在物理环境条件相对稳定的情况下,

物种之间的关系构成驱动进化的选择压。一个物种的任何进化改进可能构成对其他相关物种的竞争压力,所以,即使物理环境不变,种间关系也可能推动进化。在通常的环境下,物种之间保持着一种动态的平衡。物种间的生态关系的牵制作用使得物种在其生存期间绝灭的风险相对恒定。

进化之道

红皇后假说在红皇后的世界里,进化竞争的胜利者是那些拥有超出其他物种的进化能力的物种。这就把进化竞赛在时间线上铺展开了,当前的适应并不能够保证未来的成功,想要获得长远的成功,就要具备超出其他物种的进化速度。达尔文的进化论强调生物系统对物理环境的适应,协同进化则注重物种之间的进化竞赛,两者的

融合就是进化论最新的「流动模型」理论,由专注于研究蘑菇的卡伦·特森(Karen Tesson)于2006年提出,这一模型给出了一种全新的思维角度,揭示和量化了生物相互作用所导致的进化驱动力。协同进化理论指出,物种除了需要接受自然选择之外,还须参与物种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因为其他物种的牵制,一个物种

想要获得显著的进化改变相当困难,甚至会产生「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效果。所以,从短期看,一个物种只要能跟得上协同进化的步调就能生存下去;但从长远来看,一个物种要在生态系统中获得有利地位就必须比其他物种进化得更快,更大的进化潜力来自于进化赛跑中有更快的速度和更强的耐力。

与达尔文想法相近

红皇后假说与达尔文的想法非常相近,达尔文认为,生物之间存在着生存争斗,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者则被淘汰,这就是自然的选择。生物正是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种类由少到多地进化着、发展着。以上三点,即是我们常听到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现代基因学的诞生,为此提供了重要的证据,

事实上,物竞天择,竞的是“基因”。进化论是人类历史上第二次重大科学突破。第一次是日心说取代地心说,否定了人类位于宇宙中心的自大情结;第二次就是进化论,把人类拉到了与普通生物同样的层面。所有的地球生物,都与人类有了或远或近的血缘关系,彻底打破了人类自高自大,一神之下,众生之上的愚昧式自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