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笼子是很多养鸟人的必备之物。北京大爷经常清早起来拎着自己心爱的鸟笼子出门遛鸟。仔细观察,你还会发现笼子上会有布盖着,通过不鸟儿清脆的叫声会从笼子中悠然的传出来。如果你想养鸟,那这笼子可一定要挑好。

鸟笼子

老北京人如果清晨去遛鸟一定会带一个鸟笼子,但是你知道鸟笼子还有讲究呢么。老北京人好玩儿,玩儿的玩意儿自古就认“品牌”。清宫造办处能人汇聚,个顶个儿是高手。清末民初时讲究的是“老赵家的钩子,王攥的笼儿”。“老赵家的钩子”指的是清宫造办处领班“老小赵”及其传人所制的钩子。“老小赵”则是因为其辈分、手艺值得人称个“老”字,

又因为在皇上眼巴前儿当差,任你多大也是“小”,于是就有了“老小”这种奇怪的称号。“世界上不存在两把一模一样的笼钩”。因为笼钩纯属手工制造,所以就连那尖细的钩尖也是把把不同。有的钩尖扁且宽;有的圆润;有的尖长。不同的形状使钩子的“个性”大不相同:扁宽的,敦厚纯朴;圆润的,色厉内敛;尖长的,锋芒尽显……

看似平平无奇的钩勺也有“虎眼”、“凤眼”、“龙眼”三种造型。此外,“钩苗”(钩尖钩勺合称)的截面造形也有不同(以三开钩子和单钩最为明显),计有荞麦棱儿(截面三棱形,形似三棱形的荞麦面)、耗子尾儿(截面为圆形,形似鼠尾)、韭菜扁儿(截面为扁矩形,形似韭菜叶)。钩尖钩勺的造型还是辨别钩子新老、出自谁人之手的重要依据。

最美中国风

清中期,随着政局的稳定,国家日益富足,文化艺术繁荣,但满清贵族豢养鹰犬之旧俗难以改变、于是,在清中期文化昌盛的遗风之下,各种禽鸟犬类的豢养就成为满清贵族家庭的重要活动内容之一。养鸟易于饲鹰,在这种文化背景下,笼养一些禽鸟自然也就成为满清纨绔子弟的真实写照。制作鸟笼则是到了清朝乾隆年间达到极盛。当时,清宫造办处组织全国能工巧匠,专门为宫中制作鸟笼,

其艺术品位和价值都达到了较高水平。在皇家影响下,全国各地的文士、官员纷纷仿效,养鸟玩笼之风愈演愈烈,一直沿续到清末民初。“花鸟虫鱼”四大雅戏,养鸟、遛鸟得其一。老北京有句俗语“扳指核桃笼中鸟,贝勒手中三件宝”,其中“笼中鸟”说的就是老北京人独有的闲情逸致。“提笼架鸟”曾经是京城八旗纨绔子弟最具代表的写照,

一度被人们视为游手好闲、玩物丧志的形象。其实 中国人自古喜好养鸟,唐太宗就曾经养过鹞。自唐朝以来,全国各地玩鸟已成气候。特别是明清,比如在老舍话剧《茶馆》中的一段描写,“松二爷和常四爷都提着鸟笼进来,王利发向他们打招呼。他们先把鸟笼子挂好,找地方坐下。松二爷文诌诌的,提着小黄鸟笼;常四爷雄赳赳的,提着大而高的画眉笼”。

北笼名家讲述鸟笼的秘密

长袍马褂,提笼架鸟。关于养鸟,大藏家、学者王世襄曾写过一篇关于百灵的文章,说北京人养百灵讲究“净口”,规定百灵只许叫十三个片段,通称“十三套”。雏鸟初学十三套时,还要拜一笼老百灵为师,养鸟人要天天带鸟来跟它学,人的生活起居就以鸟笼为中心,一切奉陪到底。王世襄不由得感叹,养鸟简直是自己和自己过不去,没罪找罪受,说句北京老话就是“不冤不乐”。要说玩鸟,北京城的纨绔子弟提一方鸟笼子的形象深入人心。

而天津则以鸟笼制作出名,制笼子的名家很多都在本地,这种风气一直延续至今。鸟笼文化是诸多文化的一部分,不同地域的鸟笼不仅仅止于工艺上的区别,它更像是口音的差异,反映的是一个地区人文与习俗的变迁。中国的鸟笼主要分为:北笼、南笼、川笼、广笼等款,其中敦实大气的北笼制作名家主要聚集在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