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还没有离开家的时候,家里的厨房总是洋溢着香味,不用想肯定是母亲在为我准备好吃的,在外面不管多累,不管受到多大的委屈,吃了母亲烧的饭,总能让我心情变好,到现在能让我记起来的,首先就是红烧肉,看着母亲把白嫩嫩的肉放进锅里,转眼就就变的金黄亮眼,口水就忍不住流了西了,其实我怀念的不只是红烧肉,而是回不去。
1.记忆里的乡愁
在这个热闹的城市,他孤单寂寞的生活着。如果说寂寞是夜晚霓虹灯下的失落,那么孤单则是一种境界~需要很强大的心理来支撑着一个人的快乐!他的心其实不在这里,他向往着有她的那个小镇,袅袅炊烟,空气中弥漫着家乡的味道。没有车来车往与钢筋水泥建造的大厦。在那里生活是那么的安逸快乐
也不知道是凑巧还是什么。隔壁隐隐约约的传来味道这首歌。总觉得味道是一种很神奇的东西。嗷嗷待哺的婴儿用味道来辨别是否是自己的母亲,远方的游子也总是渴望能在异乡能够通过味道来忆起家乡。想起舌尖上的中国里面的一句话,是味道教我们认识这个世界。小时候,得到什么东西时总要先放到嘴里面尝尝,然后用味道来记住这个东西。 手擀面,大概也是温暖过很多人的吧!在快节奏生活的今天,已经很少有人愿意为你花上大半时间去亲手做上一碗手擀面,你们平常得到的,不过是通过冰冷冷的机器毫无感情重复复制出来的,没有一丝丝的温暖。所以我始终认为,机器做出来的面只能填饱我的胃,不足以温暖我。
2.红烧肉的做法
主料:带皮五花肉一斤,鹌鹑蛋三十个,冰糖两大匙(约半两),老姜一块,八角两玫,花椒一小匙,桂皮两小块,干辣椒四个,香葱四,五棵,酱油半汤勺,料酒两大匙,盐适量。
做法 1、将鹌鹑蛋清净后下冷水锅中加盖煮沸,关火后闷五分钟以上。 2、五花肉放温水锅中用大火烧沸,改中火煮两分钟以去血沫。 3、五花肉捞出后切成约一厘米见方的块(可依个人喜欢的大小切块);鹌鹑蛋取出后用凉水浸泡约五分钟后去壳,用厨房用纸拭干水分;老姜拍破;香葱切成两段;干切段。 4、锅中放油烧至五成热,下鹌鹑蛋用中小火慢炸。
5、炸呈金黄色时捞出沥干油分。 6、锅中留约半汤勺油用微火烧至温热,下冰糖慢慢翻炒。 7、炒至锅中烟雾缭绕糖呈焦黄色。 8、倒入五花肉后立即关火,快速翻动肉块使之均匀地裹上糖色。 9、加约三斤汤或水(如果锅小可以分成几次加,但在中途加水时一定要是沸水),开大火烧沸后放入老姜、八角、花椒、桂皮、干辣椒、香葱、酱油、料酒,加盖后改小火慢烧。 10、烧半小时后下鹌鹑蛋、盐,用大火烧沸后改小火慢烧约一小时。 11、当汤汁将干时改大火收汁。 12、收干汤汁后关火,捡去葱、姜、八角、桂皮不要,将鹌鹑蛋摆放在盘子周围,再把肉盛进盘中即成。
3.关于东坡肉
精五花肉600克,大枣6个,小香葱300克,姜20克,黄酒500ml,冰糖20克,白糖10克,红烧酱油100ml,盐3克。 步骤 1.将姜洗净切成大片,小香葱洗净。 2.五花肉切成 4厘米左右见方、大小均匀的小块。用线绳把每一块肉绑起来。 3.将五花肉焯水后沥干水分。 东坡肉 东坡肉(6张) 4.在砂锅的底部铺上竹篦子,在竹篦子上铺上一层小香葱。
5.把焯水的五花肉,皮朝下码放在砂锅中。 6.把姜片均匀的码在肉上。再铺上一层小香葱。加入冰糖和大枣。 7.在加入盐、白糖、红烧酱油和黄酒,汤汁要和肉齐平。 8.盖好盖子,中火烧开,转微火炖至2小时。 9.将砂锅打开,去掉多余的小香葱。 10.再将肉,轻轻的取出,放入蒸碗中,再浇上点炖肉的汤汁。 11.入蒸锅,隔水蒸制1小时。 12.出锅,即可食用。
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二月一日,苏轼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他自己开荒种地,便把此地号称“东坡居士”。这就是“苏东坡”的由来。在黄州期间,他亲自动手烹饪红烧肉并将经验写入《食猪肉诗》中。苏轼在徐州及黄州时烹制的红烧肉,只是在当地有影响,在全国并没有多大名气。真正叫得响并闻名全国的红烧肉,是苏轼第二次在杭州时的“东坡肉 。
东坡肉 东坡肉 宋哲宗元祐四年(1089年)一月三日,苏轼来到阔别十五年的杭州任知州。元祐五年五、六月间,浙西一带大雨不止,太湖泛滥,庄稼大片被淹。由于苏轼及早采取有效措施,使浙西一带的人民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他组织民工疏浚西湖,筑堤建桥,使西湖旧貌变新颜。杭州的老百姓很感谢苏轼做的这件好事,人人都夸他是个贤明的父母官。听说他在徐州、黄州时最喜欢吃猪肉,于是到过年的时候,大家就抬猪担酒来给他拜年。苏轼收到后,便指点家人将肉切成方块,烧得红酥酥的,然后分送给参加疏浚西湖的民工们吃,大家吃后无不称奇,把他送来的肉都亲切地称为“东坡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