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现在吃的大米其实就是水稻的种子,在我国刚刚建国的时候,因为当时的水稻产量低,所以很多人都出不饱饭,填不饱肚子,在这样的社会压力下,超级杂交水稻终于在十几年后研制成功了,超级杂交水稻的产生意味着我们的粮食产量将会成倍的增长,没错,就是这样,那么本期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超级杂交水稻背后的故事。

超级杂交水稻

超级杂交水稻是农业部超级杂交水稻培育计划的成果,该计划于1996提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主持培育计划。2000年,超级杂交水稻品种达到了第一阶段单次水稻产量标准即每公顷产量超过了10.5吨;2004年超级杂交水稻达到第二期产量指标;2012年9月24日,湖南省农业厅组织的专家验收组宣布超级杂交稻第三期大面积亩产900公斤攻关的圆满实现。

水稻超高产育种,是近20多年来不少国家和研究单位的重点项目。日本率先于1981年开展了水稻超高产育种,计划在15年内把水稻的产量提高50%。国际水稻研究所1989年启动了"超级稻"育种计划,要求2000年育成产量比当时最高品种高20%-25%的超级稻。但他们的计划至今未实现。

袁隆平1971年2月调到湖南省农业科学院专门从事杂交水稻研究工作。为加强和协调杂交水稻的科学研究,1984年6月成立了全国性的杂交水稻专门研究机构--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后又成立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均由袁隆平任中心主任至今。1995年他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超级杂交水稻在培育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2013年,中国实际水稻平均亩产量仅为447.8公斤,与1000公斤的试验水平相去甚远。在安徽,隆平高科的超级杂交水稻出现大面积绝收。超级稻"Y两优900"经专家组验收,平均亩产1026.7公斤,创造了最新的水稻亩产世界纪录。这天是2014年10月10日。

当时84岁的袁隆平站在湖南省红星村超级稻基地的稻田里宣布:"这标志着我国杂交水稻技术研究遥遥领先世界。"安徽省种子管理总站的调查结果显示,2014年10月,安徽蚌埠、安庆、合肥、滁州、马鞍山、淮南等六市种植的"两优0293"发生大面积减产、绝收,受灾面积超过万亩。

受灾农民质疑种子生产企业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隆平高科)涉嫌虚假宣传、隐瞒品种缺陷。此后半年内,安徽省农业委员会下属的种子管理总站多次向国家农业部上书,要求重新审定超级稻"两优0293"的种植区域,希望"不再包含我省"。

我国超级杂交水稻亩产破世界记录

根据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宋春芳介绍,超级杂交水稻“湘两优900(超优千号)”整个生育期表现良好,10月5日曾进行过初步实收,测产数据显示,每亩穗数为19.5万,成遂率78.6%,每根穗粒总数304粒,结实率90% ,

千粒重25.5克,穗粒数273.6粒,预测亩产理论产量在1357.4公斤。虽然测产结果没有到达预测理论产量,但也创下了目前世界水稻单产的最高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