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狲这个名字听起来像是一个傻萌的动物,类似于兔子的东西。这样想就大错特错了,兔狲相当于一只家猫的体型,当然,它属于猫科动物,和兔子一点关系都没有呢。这个名字还挺搞笑的,因为和河南话骂人的徒孙有点像。下面就来看一看它的简介。

兔狲简介

兔狲(学名:Otocolobus manul)体形粗短,大小似家猫,体重2~3千克,栖息于沙漠、荒漠、草原或戈壁地区,能适应寒冷、贫瘠的环境,常单独栖居于岩石缝里或利用旱獭的洞穴,通路弯曲,深2米以上。夜行性,多在黄昏开始活动和猎食。视觉和听觉发达,遇危险时则迅速逃窜或隐蔽在临时的土洞中。

腹部的长毛和绒毛具有很好的保暖作用,有利于长时间地伏卧在冻土地或雪地上,伺机捕猎。叫声似家猫,但较粗野。主要以鼠类为食,也吃野兔、鼠兔、沙鸡等。分布于亚洲中部地带向东至西伯利亚。2016年9月,新龙县环林局与猫盟CFCA共同启动了新阶段野外猫科动物调查工作。至2017年11月,调查并确认甘孜州新龙县分布有兔狲。

生活习性

能适应寒冷、贫瘠的环境,常单独栖居于岩石缝里或利用旱獭的洞穴。巢穴通路弯曲,深度一般在2米以上。属夜行性动物,但晨昏活动频繁,多在黄昏开始活动和猎食。冬季食物缺乏时白天也出来觅食,或移居村落附近。视觉和听觉发达,遇危险时则迅速逃窜或隐蔽在临时的土洞中。

腹部的长毛和绒毛具有很好的保暖作用,有利于长时间地伏卧在冻土地或雪地上,伺机捕猎。叫声似家猫,但较粗野。主要以鼠类为食,也吃野兔、鼠兔、沙鸡等。以野禽、旱獭和各种鼠类为食。

好好的猫,为什么叫“兔狲”?

虽然名字带个“兔”字,兔狲实在是不折不扣的猫科动物,种本名manul就源于蒙古语的“小山猫”。汉语中的“狲”很多时候指代的是“猢狲”,也就是猴子,“狲”一字与蒙古语颇具渊源,“猞猁”在不少古籍里写的是“猞猁狲”,正是蒙古语的音译。

对于生活在青藏高原的兔狲,鼠兔是它的食谱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动物,“抓兔子的小山猫”这一解释也勉强说得过去——因为实在查不到“兔狲”一名的来历,这只是我不负责任的猜测。兔狲的主要食物——鼠兔,和兔狲一样圆滚滚。属于兔形目。

图片来源见水印兔狲的英文名Pallas’s cat倒是出处确切,Pallas(帕拉斯)是一位德国博物学家,他用自己的名字命名了这种动物。

家猫可得喊它前辈

猫科动物起源于大约三、四千万年前类似猎猫类的原始动物;化石记录表明,真正的猫科——现存猫亚科、豹亚科及已灭绝的剑齿虎亚科的共同祖先——出现在1100万年前的欧亚大陆,被称作“假猫”。假猫捕猎的想象复原图。兔狲在猫科动物的谱系研究中,一直是一个特别的存在,早期基于形态特征的研究将其归类于家猫谱系,命名人帕拉斯还误认为这种动物是波斯猫的祖先。

然而线粒体基因片段的分析却指出兔狲应属于豹谱系。1997年,通过进一步的基因分析,科学家将豹谱系中的中等体型猫类重新进行归类,将它们提升为单独的谱系,划分出了猫科动物的八个谱系。2006年,兔狲被归入豹猫谱系。从下图的系统发育树可以看出,相对于家猫,兔狲是更早分化出来的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