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望舒,1905年3月5号出生于浙江杭州。是中国现代著名诗人,为中国现代象征派诗歌的代表。其毕业于复旦大学。因为其所创作的雨巷而被大家所闻名,而也就是因为这首诗他被称为雨巷诗人。他的一生经历坎坷,在上海复旦等地游学。接下来请让我们详细为您介绍一下戴望舒的相关简介。

1戴望舒简介

戴望舒(1905.3.5——1950.2.28),浙江杭县( 今杭州市余杭区)人,原名戴梦鸥,又名戴梦鸥,笔名艾昂甫、江思等。 他的笔名出自屈原的《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 。”意思是说屈原上天入地漫游求索,坐着龙马拉来的车子,前面由月神望舒开路,后面由风神飞廉作跟班。望舒就是神话传说中替月亮驾车的天神,美丽温柔,纯洁幽雅。戴望舒是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1928年发表《雨巷》并与施蛰存、杜衡、冯雪峰创办《文学工场》。1929年4月,出版了第一本诗集《我的记忆》,这本诗集也是戴望舒早期象征主义诗歌的代表作

2诗人戴望舒与丁香姑娘原型

有些人会拿戴望舒与徐志摩对比,觉得他们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都是诗人,生命中都有过三个重要的女人,心内最爱恋的女子都得不到,还早逝。戴望舒死时45岁。这个现代派诗人,一生的恋情没有一桩完满。后来虽有过两次婚姻,但他心内一直无法忘却的女子是他的初恋。那个名叫施绛年的女子。据戴望舒的长女戴咏素说:“我表姐认为,施绛年是‘丁香姑娘’的原型。施绛年虽然比不上我妈以及爸爸的第二任太太杨静美貌,但是她的个子很高,与我爸爸一米八几的大高个很相配,气质与《雨巷》里那个幽怨的女孩相似。”

3戴望舒全集

这是一套从未出版过的全集;这是一位既让人感到陌生而又熟悉的文学大师。戴望舒――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有着突出创作个性和成就的诗人、作家!戴望舒多才多艺,一生中曾尝试并成功地进行了多种文体的创作。戴望舒的诗,虽然有一部分行文比较明快,但大部分多表现的是抒情主人公内心的感觉和一种寂寥感伤的意绪。在诗歌创作上,戴望舒追求朦胧,注意意境,文字纤丽,戴望舒是中国三十年代一位有代表性的现代派诗人。戴望舒的散文包括有游记、日记、书信、随笔、文论等,其行文既不乏诗人的激情,又不无学者的严谨。戴望舒的小说,主要以翻译为主,其译作多为名篇或艺术上有独物个性的作家作品。

4戴望舒的真名是什么?

戴朝寀 寀:官。戴望舒,原名戴丞,字朝寀。名字寓意着父亲的寄托,那位在北戴河火车站当过小职员的戴修甫,一生的梦想是当科长。他给儿子取名朝寀,“寀”的含义是官,象征儿子做朝廷命官;取名戴丞,眼前晃动着戏文中丞相的影子。儿子的想法却和父亲不同。戴望舒认为即便做官,也要像屈原那样出污泥而不染。他为自己改名“望舒”,两个字出自《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戴望舒向往楚人屈原诗中那样的生活:月神(望舒)开路,风神(飞廉)跟班,在天地之间自由自在地漫游求索。

5戴望舒是个什么样的人

戴望舒是个重感情的人,但是并没有得到爱情青睐。这不能不说是他的一个很大的遗憾。又一次婚姻来临的时候,他写下了《赠内》“即使清丽的词华/也会消失它的光鲜……/不如寂寂地过一世,/受着你光彩的沐……”爱情对于戴望舒来说,永远是一个擦肩而过的梦想。戴望舒是个寻梦者,他要寻的梦有很多。在中国的困难时期,他写下了《我用残缺的手掌》《等待》,他面对日军的监狱和酷刑,宁死不屈,写下了《狱中题壁》,在新中国建设时期他写下了《我们的小母亲》。对国家、对个人,他有着极大的热情,但是特殊时期、特殊环境下的戴望舒,他只是个边缘诗人,他是个“不知道自己的使命,也不知道自己命运的人。”

6戴望舒的传奇人生

1929年4月,戴望舒编定的第一本诗集《我底记忆》,由他自己主持的水沫书店印行。这是他前期象征主义诗歌的代表作。他的诗从闻一多、徐志摩那儿获取的主要是外在韵律和格式,而从英法诗歌那儿汲取的主要是“忧郁的情调”。他早年诗歌形式上的传统倾向还表现在段式上,如多用四行段,其次是三行段。1928年8月,他作的格律诗《雨巷》在《小说月报》发表。诗中写道:“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叶圣陶在编发这首诗时,称许他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由于叶圣陶的极力举荐,戴望舒一夜成名,并以“雨巷诗人”之名行世。朱自清也曾评定这首诗说,戴望舒“注重整齐的音律美,但不是铿锵而是轻清的”。戴望舒靠《雨巷》成名,但他在诗坛的领袖地位则是《现代》杂志造就的,或者说是主编施蛰存的张扬与推动所致。在这个杂志里,他发表了大量的诗歌的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