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有没有人听说过一个名叫多宝塔碑的作品,相信对书法有研究的朋友都对它很熟悉。它是唐代书法大家颜真卿的一部楷书作品,是中华书法界中楷书的代表作之一。多宝塔碑全文结构严谨,风格秀丽多姿,是颜真卿早年的特有书写风格。该碑现在可谓珍宝一件,十分宝贵。

1多宝塔碑简介

颜真卿是唐代的大书法家。多宝塔碑首题"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佛塔感应碑文。"正书三十四行,每行六十六字。天宝十一年(公元 752年)刻於陕西兴平县千福寺,宋代移西安碑林,今尚存。 楷书,高285厘米,宽 102厘米,为岑勋撰文,颜真卿书,史华刊石。

《多宝塔碑》的全称:《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塔感应碑文》。是唐代的书法家颜真卿在天宝十一年(公元752年)写的,反映的是他早期的书法风貌,字体工整细致,结构规范严密,用笔一丝不苟,因而这方碑石也是后人初学楷书最通行的范本。拓本原为李宗瀚旧藏,今藏故宫博物院。碑中"凿井见泥"之"凿"字笔划完好,宋拓。

2多宝塔碑赏析

该碑用笔多用中锋,起笔和收笔有明显的顿按。起笔藏锋为主,兼用露锋,方圆并用,有些横画起笔较为外露,多不似柳书的齐头方脚,而是稍存斜尖,并参以含蓄的笔意使之变化丰富;收笔用顿笔和回锋的较多,强调“护尾”,尤其于横画中最为明显,写横行至收笔处,常向右下方重按,顿笔回锋,体现出颜体的雄浑、大气之韵,竖画粗壮, 浑厚力强。

横、竖笔画粗细 对比鲜明,富节奏、韵律美感,也把颜体的一个“筋”的意味完整的表达出来。颜 体撇画较轻盈挺健,捺画却粗壮有力,有“蚕头燕尾” 之称,给人以刚健的动感,尤其是捺脚较长,顿挫后踢出开衩,含蓄而又有峻利之感。 另外,颜体捺画的捺脚 多与撇画锋尖持平或稍低, 不似柳体的撇低捺高,而呈现出一种舒展沉稳之美。

3多宝塔碑部分译文

唐国长安城千福寺《多宝佛塔感应碑》碑文。南阳人岑勋撰文。朝议郎、加尚书衔、兵部员外郎、琅琊人颜真卿书丹。朝散大夫、代理尚书、都官郎中、东海人徐浩题写匾额。咦,《妙法莲华经》,乃是佛家深奥秘密之大乘要法。多宝佛塔的出现,即为妙法之明证。此经义的启明和开释,须仰赖具有“十力”的佛陀。

而弘法和建塔,则在于奉行“四依”原则的法师。有这样一个姓程的禅师,法号楚金,广平人。其祖父和父亲都信奉佛祖,最后均皈依佛门。其母高氏,多年未孕,夜里梦见诸佛,醒来后就有了妊娠。这样的瑞像,预示了龙象的诞生,而非熊罴入胎的征兆。楚金出生刚满月,就鲜明地与众不同。佛道之树,抽枝散芽,就会有樟木般参天挺拔的英姿;禅院水池,小若沟渠,却能蕴涵大海似的波涛。

4颜真卿多宝塔碑临习说明

字体略显稚嫩,结构偏紧而中心偏上、用笔较侧斜单薄,没有后期那种绵里藏铁、看似平直、粗肥而实劲挺的风味,明显透出有学习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薛稷的痕迹。如果要想学到颜真卿晚年独特的颜体风格,此碑并不适宜;但此碑也有它习气不重、笔力强健、结构严谨的优点,单从学习笔力与结构来说也不失为一个好碑。

拓本原为李宗瀚旧藏,今藏故宫博物院。碑中“凿井见泥”之“凿”字笔划完好,宋拓。白纸挖镶剪裱册。这是颜真卿四十四岁时的作品,在现存作品中年代较早。结定平稳谨严,一丝不苟,刚劲秀丽,与其后期书法面貌很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