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为了维护受害者的利益,制定了许多刑罚,其中大多数都是酷刑。比如腰斩,凌迟,绞刑等等。今天我们要说的是劓刑。所谓劓刑,就是把一个人的鼻子割掉。这种刑罚是比较残忍的,因为一个人受了这种刑罚也不会死去,而是只能承受着这种痛苦。

1劓刑基本介绍

劓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刑罚,属五刑内肉刑的一种,被处劓刑的受刑人被割去鼻子。汉文帝时,将应受劓的罪改为笞,在隋以后,刑典中即不再有劓这种刑罚。鼻子是人呼吸和辨别香臭的器官,鼻子被割掉虽然并不会危及人的性命,但其对人形象的损害是很大的,同时对人的人格尊严也是很大的摧残。

因此,劓刑的目的并不仅仅在于对犯罪行为的惩罚,更重要的是一种羞辱之刑,伴犯罪者一生。这种刑罚产生的年代极为久远,上古时,就已实施劓刑,《易经》中曾说:“其人天且劓”。劓刑在夏、商时已普遍使用。据说,夏时受过劓刑的有上千人。

2魏美人被用刑的历史真相还原

战国时期,魏王送给荆王一位美人,颇得宠信。夫人郑袖妒火中烧,一天,郑袖告知她:“大王非常喜欢你,但不怎么喜欢你的鼻子。”魏美人不知如何应对?郑袖提醒她:“你只要见到大王‘常掩鼻’,则大王就会永远喜欢你。”魏美人信以为真,从此见到大王,常常掩鼻而行。

楚怀王心中诧异,就问郑袖:“夫人,魏美人近来见到寡人常掩鼻,何也?”郑袖回答:“我不知道。”熊槐不信,进一步逼问。郑袖这才送出谗言:“大王,我听她常对别人说,大王有口臭,必须掩鼻方能忍受。”熊槐一听,心中大怒,遂令人割掉魏女的鼻子。那郑袖求之不得,早已关照好大王身边的御者:“大王有言,必可从命。”御者当即揄刀,劓去了魏美人的鼻子。

3还原这种刑罚的历史真相

劓刑,古代的一种割鼻子的刑罚。“劓”字音“意”,它由“鼻”字加“刀”组合起来,含义很明显,就是用刀割鼻。鼻子长在人的面部的正中,位置显著,割掉鼻子,脸上就留下一个突出的标记,和受过墨刑的人脸上的黥痕一样,都无法掩盖。据记载,古代那些受过劓刑和黥刑的人不便在当地存身,就结伙逃亡到边远地方夷人(少数民族)居住的区域。

夷人看见这些没有鼻子、脸上有印记的人感到惊奇,就问他们怎么回事,他们欺骗夷人说,这在中国是一种风俗。夷人仰慕中原文化,都效仿他们,也互相割去鼻子,或在脸上刺上花纹。结果在夷人那里倒真正形成了比较固定的风俗习惯。

4赢虔该不该被处刑罚

赢虔因为太子傅首傅,太子杀人他被新法处以劓刑。赢虔曾说用胳膊来换鼻子,但被拒绝。有人认为这是商鞅的做法有些过分,也有人认为秦法过于死板。但我觉得商鞅非但没有做错,而且做法值得当事之人效法。替刑是乱法的苗头,如果赦免赢虔,或者代替劓刑,都会使得秦法根基动摇。

如果你说一个人会对整个法律系统带来多大的影响,那你就错了。千里长堤溃于蚁穴,一旦有一个特例,那么就一定会有更多的特例。还有人说赢虔是功臣,应该给与特例。在电影里经常看到一句话:功过相抵!这句话是没脑子的人才会说,功是功,过是过。功劳在先,那么必然已经对立功者进行了奖赏;当此人有了过失,却又拿以前的功劳想抵消所犯过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