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战群儒的主人公是谁?这就要从我们熟知的《三国演义》说起了,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绝对是许多人最喜爱的一个人物,他足智多谋忠心耿耿。如果你是《三国演义》的忠实读者,那么舌战群儒的主人公是谁你一定立马可以说出,毕竟“诸葛亮舌战群儒”这一章是一书中经典中的经典。

舌战群儒的主人公是谁?

舌战群儒的主人公是谁?当然是大名鼎鼎的军师诸葛亮了。舌战群儒指同很多人辩论,并驳倒对方故事源自三国的诸葛亮与东吴群臣。成语出处和典故,故事出自明代罗贯中所著章回小说《三国演义》。故事讲述诸葛亮为联盟孙权抵抗曹操的过程中遭到东吴诸谋士的责难,最后都被诸葛亮一一反驳,哑口无言。

曹操拥兵百万南下,意在一举消灭刘表、刘备、孙权等割据势力,统一全国。荆州刘表新亡,其继承人幼子刘琮望风而降,暂依刘表的刘备在诸葛亮的辅佐下,虽然用计火烧博望、火烧新野,小胜了两阵,但最终还是因兵微将寡难以抵敌,不得已弃新野,走樊城,后来到江夏与刘琦(刘表长子)会合。

曹操大兵压境、虎视眈眈,在这危急关头,诸葛亮自请出使东吴,意在促成孙刘联盟,共同抵抗曹操。这样,就发生了《三国演义》中著名的“诸葛亮舌战群儒”的精彩的外交场面。一次成功的外交活动,使联吴抗曹的统一战线得以形成。舌战群儒的主人公是谁这个问题一定难不倒三国迷,这个诸葛亮舌战群儒的故事可是《三国演义》中经典一章。

诸葛亮根本没有舌战群儒和借东风

208年,曹操的大军直逼荆州,在当阳长坂(今湖北当阳东北)大败刘备。刘备只好从小道退至夏口(今湖北武汉)。危急关头,刘备派诸葛亮随鲁肃前往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面见孙权共商联盟破曹大计。孙权见曹军来势凶猛,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诸葛亮对他说:"现在曹操已破荆州,威震四海。将军您应该量力而行。如果您觉得东吴之兵能与曹操抗衡,

不如早与他绝交,倘若不能,何不收起兵甲,面向北方侍奉曹操?"孙权听了很生气,反唇相讥:"刘备为什么不投降?"诸葛亮道:"刘将军是汉朝宗室,英才盖世,焉能卑身事人呢?"孙权被诸葛亮的激将法激怒,说:"我不能举江东之地和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诸葛亮探明了孙权的态度,便耐心分析:"刘将军虽在长坂新败,但还有水军两万人。曹军远道而来,已精疲力竭。

况且曹军不习水战,荆州军队刚刚降曹,内心不服。孙将军若与刘将军齐心协力,打败曹军,就在今日。"孙权听了,转怒为喜,马上召集群臣,商议对策。就在此时,曹操派人送来战书,把自己20万军队说成了80万,扬言要和孙权决一雌雄。曹操的恫吓,使东吴众谋士大惊失色,纷纷主张投降。所以说小说还是小说,虽然我们知道了在小说里舌战群儒的主人公是谁,但是小说里的这一幕跟史实并没有什么关系。

诸葛亮这一招远胜舌战群儒

诸葛亮在小说《三国演义》中,"舌战群儒"的那段成为彰显诸葛亮口才的经典桥段。因为小说《三国演义》对诸葛亮舌战群儒的这段描写写的太过于形象具体颇具文学观赏性,所以如今这个故事被广为流传,脍炙人口。可是真正的历史上舌战群儒是不存在的,诸葛亮成功说服孙权抵抗曹操跟舌战群儒没有任何关系,

而是因为诸葛亮的这一招坚定了抗击曹操的信念的。而所谓的"舌战群儒"是不可能发生在真正的历史上的,因为即便是当今社会的一些名人都很少因为自己的某个观点和别人不同就和别人面对面的争辩谁是谁非,更何况诸葛亮和张昭这种政治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