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古代,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皇权至上。在一些的大牢里,有着各种各样的酷刑,方便对付一些犯了罪的罪人。其中墨刑就是我国古代的一种酷刑,它是在人的脸上刻字。在古代,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墨刑的存在无疑是对人的尊严的严重挑战。

1、墨刑的发展史,最早为“刺字”

来源于商周时期的五刑墨、宫、劓、剕、大辟的五刑之一的墨"刺字",墨就是墨刑的意思,在秦汉时期叫做黥刑。方法就是作为受刑者,面额上要刺字,然后染成黑色。它的别称是墨面、黥面和刺面。最早的在人的面额上刺字的这种方法,在五代时期最早记载。

宋代以后,"刺配"兴起,意思就是将五代的和中唐的结合起来,五代的刺字,中唐的杖责流配。加重了刑罚的力度。北宋时期,折杖法开始施行,原来的四种刑罚是杖、徒、流、苔,后来被杖刑代替。但作为对死刑的宽大处理,后晋以来的刺字刑罚被沿用和发展。仅次于死刑的重刑是刺字、流配和杖刑三者结合。

建立元朝之后,前朝的发配和刺字刑罚全部被继承,原来的刺字之刑是刺双额,现在变成了多种形式,比如刺左右臂、刺颈、刺面等。而且盗贼等多种罪犯都适用刺字和发配。明清时期,除了刺面之外,刺左右臂被更多的使用。后来墨刑这种处罚就不太受人们关注了,最后彻底被废除是在清末。

2、古有墨刑,今有纹身

我们现在有刺青纹身,而古代有着相同效果的酷刑叫做黥刑。黥刑也被称作墨刑,就是在犯人的脸上或者身上刺字,成为伴随一生的耻辱印记,算是五刑之中处罚最轻的刑罚。但是黥刑如同劓刑一样都是极为侮辱受刑者人格的刑罚,特别是女子最怕自己的容貌被毁。

古代奴隶制五刑:墨刑、劓刑、膑刑、宫刑、大辟。黥刑(墨刑)世在犯人的脸上或额头上刺字或图案,再染上墨,作为受刑人的标志。墨刑对犯人的身体状况实际影响不大,但脸上的刺青会令犯人失去尊严。既是刻人肌肤的具体刑,又是使受刑人蒙受耻辱、使之区别于常人的一种耻辱刑,但却是奴隶制五刑中最轻的一种古代酷刑。

秦汉时的英布就因为受过黥刑而被称为“黥布”。唐朝时的上官婉儿因为得罪武则天而被黥面,在额上留下刺青,后来她仿效刘宋寿阳公主的梅花妆,在额上刺字的地方以梅花形为装饰(一说为黥面时刺成梅花形),显得格外妩媚,并为其他女性模仿,成为唐朝流行的化妆之一。

3、墨刑——对人尊严的挑战

墨刑是指用利器在犯人脸上的某个位置刻上字,然后使用墨将其将其再涂抹一遍,从而让这种标识跟随犯人的一生,至死也无法抹去。这种刑罚虽然会给犯人带来肉体上的极端痛苦,但是一般不会对犯人的生命造成威胁。最可恶的是“墨刑”会让大多数犯人无地自容,很多犯人在承受了墨刑之后无颜苟活于世,往往最终会选择自杀。因此墨刑在古代也被称为最没有尊严的刑罚。墨刑的施刑程度,是按照犯人触犯法律的轻重来决定的。犯法程度不同在脸上所刻内容和文字排序也都有所不同,墨刑的施刑无疑也是阶级社会系统的一种不平等表现。